星彡P丨文

难得聊聊硬件相关的话题吧。

事情是这样的,这两天我的PS5下载了很多游戏,512GB的容量开始捉襟见肘,感觉不太够用了,于是想给主机加装一个固态硬盘。

结果我发现最近固态也太便宜了!!!


假如你现在到狗东搜索一下固态硬盘,会发现闪存产品几年前堪比金条的高昂价格完全不同,现在980块钱就能买一条致钛的2TB PCIe 4.0 的M.2国产固态。

要是不嫌弃杂牌,600块左右就能上车2TB PCIe 3.0固态。


当我把东西分享到BB姬编辑群后,已经有小伙伴开始抽自己耳光了。去年他刚给自己的笔记本加装的固态,花了将近2300元,整整多出一倍价钱。

而且如果你有关注最近的笔记本电脑市场,会发现——

以往大家用了好几年的8GB内存+512GB固态硬盘的笔记本标配(可能还没一些顶配旗舰手机配置高),从今年开始也慢慢跨入16GB+1TB的起步水平了。

一些主打设计办公、却板载内存的轻薄商务本,也开始舍得提供16GB/32GB的定制选项了。

那么为什么现在内存、固态硬盘都白菜价了?

这里面有很多原因,但首先还是多亏了像长鑫、长江之类的国产存储大佬给力。你看,联想的某款小新笔记本宣传页里直接打上了“长江存储”的名号。

不过在展开这个话题前,还是要给一些读者朋友们解释下,“内存”和“闪存”有什么区别。


(以下仅个人理解,欢迎大家移步评论区留言补充!)


我们一般说的8GB、16GB的内存条指的是DRAM,也就是运行内存“运存”。平时你电脑手机那个几百来GB的储存空间叫FLASH,“闪存”

两者区别很明显,前者存储数据是临时的,断电了数据就没了;后者没有供电也能保存数据,可以给你的日本女老师们安个家。

(经典把内存焊死,8GB内存扩容卖1500的苹果)

但都属于存储器件的范畴。而我们平常说的“存储颗粒”,本质是一种加工后的存储芯片,体内大概有数百万个电容器和晶体管,就像是大脑一样。

目前做国产颗粒的主要有两家:(合肥长鑫的)长鑫颗粒用于内存;(武汉长江存储的)长江颗粒用于固态。

长江存储原本由清华紫光成立,旗下有自己的固态硬盘品牌,叫致钛(后来改叫“致态”),对标的三星之类国外高端旗舰产品。


内存方面,合肥长鑫由于不做零售,知道的人要少一点,国产的金百达内存条用的就是长鑫颗粒。

半导体行业技术壁垒比较高,以前虽然也不是没有国产牌子,比如像光威、海康威视、朗科之类……但是长期处于“组装厂”的状态。


存储颗粒和主控芯片没有掌握自主权,永远被上游的原厂卡着脖子。


直到像长江、长鑫这样将生产设计一手包办、能够自助制作国产颗粒的厂商出现,算是为存储国产化打响了第一枪,慢慢开始出现有竞争力的产品。


先说很多人已经离不开的固态硬盘吧。固态硬盘对日常使用的提升是相当直接的,能让不少电子垃圾的实际使用情况明显好过全新的丐版硬件。

当然,固态硬盘虽然速度很快,但物理特性决定了没有什么固态是绝对安全的,哪怕你什么也不动,几个月不通电也会出现问题。


翻车是一个运气问题,极小概率事件。然而就算故障率低到0.1%,千万百万的消费数量级面前,还是会暴露出来,比如像三星之前的0E问题。

(网上搜搜能找到相关讨论)


——0E问题指的是CrystalDiskInfo软件检测硬盘时的S.M.A.R.T.信息,正常情况下数值为0。如果不为0,意味着出现坏块,可能已经丢失数据了。

三星0E、西数冷数据(掉速)、东芝的铠侠发热大不适合笔记本等等……这两年外国牌子各种折腾,反倒衬托了使用长江TLC颗粒的国产固态。


我有一个打刀塔认识的打工人朋友,在某宝做PC装机生意,他们店最近基本套餐都已经换上达墨的纯国产固态,都是联芸主控+长江存储颗粒的搭配。


(其他“国产杂牌”像是京东京造麒麟、梵想之类也都开始使用长江颗粒。当然,跟亲儿子待遇的致钛肯定没得比。)


关键是这玩意价格便宜得有点恐怖,稳定性据说也挺好。PCIe Gen 3x4的M.2固态硬盘,2TB在网上差不多620元左右,有进货渠道的话能压到599。


对比2TB的西数/希捷的机械硬盘都要370元,速度日常使用也完全够用。

剩下就是性价比的问题,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,不是说“长江存储”名号不会出问题了。而是以前是没得选,现在至少可以选择。


(Gen3就是3.0 x几指的是占用几个通道,PCIe 4.0的当然更好,但也更贵)


今年的固态真是白菜价,价格香得很。非常适合拿来当“Steam盘”来装游戏,就算出问题了在狗东自营买的还能返修,Steam也有云存档不怕丢档。


如果你实在不放心国产牌子,大可以专门给系统盘弄个大厂原片的固态,避免出问题一下子玩完。若是游戏笔记本加装固态,那就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了。


当然,假如有存储“重要数据”的需求,更建议买非叠瓦的机械硬盘,方便数据恢复。或者备份云端,总之一个原则:多备份,鸡蛋不要放到一个篮子里。


(现在国产的NAS牌子也挺多的,绿联、联想之类,操作都很傻瓜式,该有的功能也都有)


BB不是什么技术极客党,只能复读一下公开已有的资料。但作为消费者,我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内存和固态便宜了,而且便宜了不止一点点。

最搞笑的是,这两年国产存储的逐渐崛起,除了把市场价格压低回归正轨以外,还顺带治好了外国工厂“水深火热”的老毛病。


很少有一个产业会像半导体行业那样脆弱,火灾、冻害、地震,甚至哪怕发生跳电停上几分钟的电,都会造成巨额的损失。


前几年,每当市场出现供过于求,存储颗粒价格下跌的时候,三星、东芝之类的工厂火灾事故便适逢其会地发生。那可真是物理上的“水深火热”……

(最新的新闻都是2020年了)

同样的状况屡次三番出现,每次都是火灾原因尚不明朗。眼看着存储价格原地起飞,动不动暴涨三四倍,一天一个价,然后股东喜迎新一年财报盈利。


——这是当时网上很常见的阴谋论段子。注意哦,BB姬并没有支持这种说法。而且我们作为消费者也不好指责什么,毕竟烧的是人家自家厂房对吧。


只不过,我永远记得17、18年那会儿的三星、海力士、镁光之类内存条的售价,那时候装机过的朋友应该有被狠狠收割的经历,


(国外某科技网站追踪DDR4内存 价格走势,以海盗船某 8GB型号x2 的16GB套装为例)


DDR4刚发售产能比较足的时候,一条8GB内存大概220元左右。结果没多久价格一路狂飙,涨到800元。好点的带灯条的16GB内存条都要近2000块。


涨幅简直理财产品,价格堪比金条。固态也差不多,一条128GB的固态硬盘愣是500块钱都买不到,每次升级配置就像在身上割肉一样。


记得我那时候本来准备换个高配PC的,结果又是内存涨价、接着又喜迎显卡矿潮……后来索性转投主机游戏去了,老机子就一直留着打DOTA用了。

但现在行情不一样了。稍微搜索了解一下最近的新闻,很容易知道半导体细分领域,国产已经有些做得不错的了,至少有了一定的竞争力。

存储用的芯片不需要像CPU那样的5nm、6nm先进工艺制程,那些东西我们还有一定距离,然而一旦工艺拉大到20nm范围的时候,咱们就要竞争力了


——闪存有两个重要指标,层数和储存密度。它的内部就像叠叠乐一样,是一层一层叠起来的,这种技术叫3D NAND 堆叠技术。

几个月前,长江存储刚完成了232层 3D NAND 闪存的量产,超越了三星、镁光、东芝等传统巨头,率先实现200层以上的世界领先水平。


老中的特点就是供应链成本控制比较强,于是慢慢的就把存储市场整体价格打了下来。目前最难攻克的还是CPU和GPU……

可惜这两年美国商务部搞各种禁令,又是鼓励苹果放弃使用长江存储的产品(库克后来迫于政治压力,折中了一下,不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销售带有长江存储芯片的苹果手机),又是禁止出口闪存生产设备,列入实体制裁名单等等。


手段尽出,接连不断的打击让中国整个半导体行业都蒙上了阴影。可能媒体更关注手机芯片的华为,其实辐射到的企业还有很多,大家日子都不好过。

当然,我们现在替别人着急也没用。作为消费者,只需要关心“价格合不合适”、“能不能买到性价比高的产品”,选择用钞票投票就行了。

哪怕你不信任国产货,至少人家起到了遏制价格的作用。

这便是国产的意义。只要有他们在,其他品牌就不敢随意垄断操控市场价格,作为消费者必然或直接、或间接得到实惠。

所以我现在的心态就是,唯恐他们竞争得还不够激烈,再降点也好啊……

-END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