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证明:在战场上投奔敌方的人,最终的下场都很惨。

去年年底,台积电决定将最先进的3nm圆晶厂搬迁至美国亚利桑那州。首批随厂打包过去的上千名工程师,拖家带口,抱着小狗,浩浩荡荡地奔赴至美国。

半年过后,黑马终于蹲到了这件事情发展到现在的后续结果:台积电后悔了,但是显然已经无法回头。果然,还是那句老话——“上贼船容易,下贼船难”。

图片源自华夏经纬网

事情是这样的,当台积电落地美国以后,被迫经历了三场“混战”:抢人、抢水,以及被缩减补贴。

首先,就是被抢人。

台积电一共打包了超千名工程师到美国,他们个个身怀一流技术,妥妥的“人才香饽饽”。所以,这就非常方便其他在美公司,比如英特尔,通过利益诱惑,成功用高薪绿卡“挖墙脚”。

据媒体报道,在美的台积电人员的生活并没有他们此前想象中美好。在饮食、住宿方面,都比他们在中国台湾省生活时价格更贵,但是享受到的品质更差,各方面的补助也大打折扣。

此外,台积电在美工厂的工作时间制度,也备受吐槽。为了配合中国台湾省的时间,在美工程师需要从下午1点工作到晚上10点。而且台籍员工相比美籍员工,还要轮班、值夜班。

图片源自路透社

因而,当赴美的台积电工程师们有了对比下的愤懑,开始寻求待遇更好的美企工作机遇。值得一提的是,英特尔在亚利桑那州扩建的圆晶厂,离台积电的厂区,也不过才50公里。

并且,英特尔在“挖墙脚”方面经验丰富。比如,此前在台积电分别工作了21年和31年的Margaret Han和Michael Chang,都成了英特尔供应商管理高级总监和客户支持副总裁。

台湾地区前民代郭正亮就曾明确指出,台积电去美国两三年后,英特尔就会逐渐从台积电吸收有经验的人才,“人才吸纳”策略恐怕会让美国逐渐掌握未来高阶制程技术。

所以,台积电此举就是近距离“送人头”。当技术人才都被挖走了,又如何安身立命?

其次,就是被抢水。

台积电去到的美国亚利桑那州,相对比较干旱,当地水权争夺早就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。

同时,本身就很耗水的半导体产业,遇上紧缺的水资源,在亚利桑那州的圆晶厂们,少不了进行一场“水源争夺竞备赛”。

这不,据《台湾时报》报道,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北部的台积电新厂已经宣告水情告急,但是配备供水还没到位。

再次,就是被美国政府缩减补贴。

最近,美商务部公布了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的补贴细则,其中,明确要求:

若想要获得美国政府提供的总计530亿美元补贴,那么台积电、三星等赴美设立代工厂的芯片公司,为其提供客户资料、库存清单等公司经营的核心机密数据。

同时,其在美国市场的经营收入,还需要按特定比率分给美国政府。并且十年内,他们不能在中国大陆扩大半导体制造产能、不能参与联合研究及技术授权等。

这也意味着,美国政府的补贴,对于台积电而言,那就是看得着吃不着。而且即使拿到手,实际补贴也会比原来台积电获得的补贴减少约一半。

因为,按规定其分给美国政府的金额,最高不超过补贴的75%。这一倒手,台积电最多只能获得25%的补贴,还会被美国吃干抹尽,占足便宜。

当然,即使台积电刘德音现在对于美国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不满,甚至直言:无法接受。

但是,大家心知肚明,台积电掉头扎入美国怀抱,成为“美积电”后,再也回不了头。

靠山山倒,靠树树摇,靠人人跑。国产半导体厂商更要明白:最后靠得住的,只有自己。